文物 | 纪念石峡遗址发掘5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粤举行
(资料图片)
在石峡遗址发掘50周年之际,10月12日至13日,由广东省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与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举办,韶关市曲江区人民政府协办的纪念石峡遗址发掘5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韶关市武江区召开。
石峡遗址是广东先秦时期最为重要的遗址之一,于1973年底至1978年底经过三次发掘,揭露面积3666平方米,清理墓葬132座。考古发掘和研究表明,石峡遗址共有4个时期的文化遗存,时间跨度为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至春秋早期,以其中第二期的“石峡文化”最具代表性。石峡遗址的发现“为探索岭南地区从原始社会到秦汉以前的社会文化的发展找到了一把重要的钥匙”,为研究岭南先秦考古学文化谱系与早期文明进程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石峡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是广东考古工作的重大突破,填补了岭南秦汉以前古文化的空白,为探讨与邻近省区及东南沿海地区同时期文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对考古学和历史学都有重要意义。以其命名的石峡文化则代表了岭南新石器晚期时间段的文化高地,对周边区域产生了很大影响。
本次研讨会以主题报告、专题研讨、参观考察等形式开展。主题报告环节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曹劲院长主持,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岩,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景雅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周繁文,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秦岭,中国科学院古嵴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任、研究员付巧妹等5位专家学者分别以《石峡文化发现、研究与展望》《岩山寨遗址石峡文化墓葬的发现与收获》《岩山寨遗址石尾头地点2022-2023年的考古发掘》《从石峡到岩山寨——浅议岭南地区复杂社会的兴起》《万年来东亚古人群演化图谱》为题作主题报告。
岭南在东亚地区人类起源与中国远古人类发展历史、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进程、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出现与扩散、史前文化交流与地域文明对话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各科研机构、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华南地区早期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进行广泛交流,将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紧密结合,深入研究阐释考古材料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之路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进程。
学术报告环节共有12场,包括《从化狮象遗址2022-2023年度考古发现与收获》《汉水中游地区发现史前玉(石)琮及其相关问题》《印纹陶的发生、发展与扩散——以闽江流域为中心》《屈家岭向华南地区的传播》《五岭以南:史前人群以文化交汇——以青塘遗址为中心》等。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及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积极交流研讨,共同探讨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以及中国史前生业经济与手工业经济、南中国区域文明进程、华南内部及华南与东南亚地区早期文化交流互动等问题。最后由曹劲院长主持,赵辉教授作会议学术总结。
与会专家学者还前往曲江区博物馆(石峡遗址)、英德市博物馆、英德市岩山寨遗址和丹霞山摩崖石刻参观考察。在岩山寨遗址,专家们就发掘方法和质量、遗迹现象的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考古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对现场工作质量予以充分的肯定,一致认为岩山寨遗址的考古发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要加强文物保护力度,尽快提升遗址保护等级;积极转化利用考古成果,开展更多高质量公众考古活动,服务于周边群众,让文物活起来。
此次研讨会集中呈现了近年来中国东南部特别是华南地区的先秦考古研究成果,不仅为学界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也推动了对岭南地区先秦时期聚落形态演变与社会复杂化进程、环境背景与生业及手工业经济、早期社会文明化与中国化区域模式等问题的深入研究,为推进岭南地区先秦考古研究与广东文物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的实施作出了贡献,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文化助力。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