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电影相关的消费陷阱,你遇到过吗?

来源:1905电影网 2023-04-17 13:35:22

近年来,随着购票途径的便捷化、观影形式的多样化,利用影迷对于电影的热爱从而实施的新型诈骗层出不穷,与电影消费相关的经济纠纷也时常进入眼帘。电影自媒体博主“做电影的连城易脆”发布微博,称上海发生一件疑似诈骗影迷案件,消息一出,即刻引发网友热议,北京国际电影节即将召开,观众热情高涨,我们要如何提高警惕,安全消费?

据有关调查显示,影迷们遭遇的经济纠纷案例各有不同,其中案件的形式主要涵盖线下观影活动、高价买票转票行为和电影周边衍生品的代购。

骗局之一:线下观影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线下电影观映活动中,在影迷缴纳相应的参与费用之后,组织者通过各种理由推迟或者取消该电影的放映,在此期间,组织者还会出现失联的情况。来自成都的一起案例当中,百名粉丝参加电影包场活动遇骗,临开场组织者卷款失联,案件发人深省。

线下观影活动是一种精神产品消费,影迷往往乘兴而至,如果到了现场,发觉组织者并没有跟场地方联系,或者组织方根本没有发行权,除了经济投入、时间成本受到威胁外,高涨的热情也会被欺骗性的观影活动狠狠地浇了一盆冷水。对此,评论员王健说到:“我非常理解我们广大影迷被骗之后的这种心情,观影的这种行为大家是期待能有所收获的,是期待内心当中得到满足、得到抚慰的,是为精神层面的作品买单的,在这种情况下被骗确实让人感觉很受伤。”

观影活动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年轻人,他们时刻接收最新的新闻知识,为什么还是有不少年轻人成为那个被情怀“伤害”的人呢?王健分析到:“经济学家曾经对我们年轻人做过一个调查,(他们)消费的过程当中有几个共同点,第一喜欢为情怀买单,第二无社交就不消费。”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东西,会舍得投入金钱和时间成本。观影过程也带有一定的社交属性,影迷对于同一部电影、同一个主题的喜爱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观影后的心得探讨则是他们观影的余温延续。

骗局之二:电影节转票

影迷朋友们除了要留意活动的可靠性外,也要在购票时擦亮眼睛,每年的各大电影节中,也都会有影迷落入转票的陷阱。采访案例里,转票群的骗子“菊千代”所发取票码系P图伪造,并且在行骗后更换微信,在其它群聊“卷土重来”。北京国际电影节临近,电影节当中放映的部分电影场次较少,造成资源稀缺,而骗子则会以票源为由打起影迷的主意。

通过官方渠道购票是最安全的途径,对于打着官方旗号的个人转票、朋友圈陌生人转票或者二维码转票,都要警惕小心,二维码的真伪是比较难核实的,往往只能到了现场才能核实。王健也提醒观众:“另外涉及大热门的影片,大家千万要小心,都希望去看《2001太空漫游》,越是大热的影片,黄牛转手的价格就很贵。”

骗局之三:代购电影周边

看电影之余,影迷们也热衷于收藏电影的周边,周边代购也是消费注意的一个地方。影迷王女士先后多次在一名微信名为“熊老头”的网友处购买电影海报,却至今未收到相应物品,王女士跟“熊老头”不仅是群友关系,他们也曾在线下有一面之缘,当时他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出现,可能也是因为这样,王女士把他当成熟人或者官方人员对待。

“熊老头”作为一个仅见过一面的人,王女士并不能对他知根知底,对方是否官方人员的身份也难以界定,那么在购买时就应该提高警惕。王女士多次购买的行为,也是让人深思,如果能在前几次购买海报时就能及时止损,为自己未能收到货的事情发声,也许就不会深陷其中,群里的其他群友也就能更早认识到这个危险。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防诈意识一定要牢记在心。如若类似的涉嫌诈骗案例发生在自己或者朋友的身上,注意要及时告知其它同行影迷朋友,也要保留证据聊天、交易记录等,留存好证据以便后续的追诉。王健也给影迷们准备了一个防 诈骗口诀:“非官方不下单,私转账难体面,周边不代购,反诈记心间,莫让喜欢变难看。”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