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致力于提供稳健长线产品
(原标题: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致力于提供稳健长线产品)
富达基金/供图 |
证券时报记者 王小芊
(资料图)
今年是富达基金总经理黄小薏在中国公募行业从业的第二十个年头。
黄小薏的职业生涯始于海外,她曾任加拿大明道银行证券公司(TD Securities)金融分析师、Acthop投资公司财务总监。2003年,黄小薏毅然选择回国,加入华宝基金,为国内首批中外合资公募开疆拓土。
2020年4月,中国正式放开金融机构外资持股限制,外商独资公募加速进场。加入中国基金业19年后,黄小薏也作出了职业生涯中的一次重大选择:2022年,她加入富达国际担任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而富达基金作为富达国际的全资子公司,正是中国第一批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
随着富达基金获批展业,富达在中国的首只公募产品也于4月3日正式亮相。日前,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黄小薏,她表示,富达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是强烈的,而且是长期的,富达希望基于自己多年的行业经验,为中国的公募投资者提供稳健的、长线的产品,让基民不再为择时忧虑。
对中国市场
长期充满信心
证券时报记者:富达进入中国市场近二十年,至今仍在不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对于投资中国这件事,富达是如何考虑的?
黄小薏:大多数海外企业来到中国,参与中国的公募市场,财务回报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喜欢这个蓬勃发展的市场。中国市场不容忽视,而且发展日新月异,作为一名投资人,肯定要到中国来看看,就像一个年轻人想去别的国家看看一样,这其实就是很朴素的想法。
富达总部层面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很强烈,而且是长期的。这些年,中国的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2022年中国GDP在全球GDP的占比超过18%。不过在一些全球的主流指数方面,比如MSCI全球指数,中国资产的占比还不够高,这意味着投资中国仍有很大的空间。
证券时报记者:目前,国内权益市场的板块轮动特征比较明显,投资者的资产净值有时候波动较大。结合海外经验,你认为应当如何帮助投资者实现长期的财富增长?
黄小薏:中国经济拉长时间来看,一定是往上走的,但公司业绩会有分化,所以,基于基本面研究的选股能力是权益投资的核心。资本市场往往希望在短期内就得到非常可观的回报,这就要求一家企业在两三年内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但这样的假设往往无法实现,因为企业的经营状况会随经济周期波动,估值也会相应波动。所以,当热点出现时,企业的真实价值和资本市场的估值就会出现偏离。资本市场过热,有时也会鼓励企业家变成投机家,早早地把手里的股权变现,这种负循环对市场健康也很不利。
海外市场其实也经历过这样的阶段,此后,监管框架自上而下地引导市场趋于机构化、趋于理性、趋于长线。中国公募基金业的发展时间相对没那么长,现阶段监管层提倡的长线投资、价值投资的思路正是在纠正这些问题,这与国家提倡的高质量发展的大方向也是一脉相承的。
让基民不为择时忧虑
证券时报记者:“基金公司赚钱,基民不赚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公募话题。就海外的经验而言,如何提升投资者在资本市场的获得感?
黄小薏:我认为这一现象是投资者结构偏散户化的结果。当我们的权益市场波动时,如果基金经理随着波动去做,没有很好的控制波动的技术和长线投资的能力,基金产品的净值表现就会波动比较大,反过来迫使基民自己去做择时。最后,基民往往在市场最热的时候进入,在市场最冷的时候离开。其实从数据来看,中国公募基金业的整体回报是很出色的,比很多成熟市场都更优秀,长线持有基金都是挣钱的。
我认为,好的基金产品应该做到让基民不再为择时而担忧。从富达长期的经验出发,我们希望为中国的投资者提供一种相对稳健的策略,更加注重控制产品业绩的波动。同时,我们也尽可能地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充分享受资本市场的红利。
证券时报记者:富达基金在4月3日发行了自己的首只公募产品。作为一家以长线投资、稳健投资为理念的公司,富达如何平衡产品的短期业绩排名和绩效之间的关系?
黄小薏:我们首只产品富达传承6个月持有期基金是一只6个月封闭期的股票型基金,要求投资者至少持有半年。富达始终秉持长期主义,我们会向基金经理明确考核是长期的,防止基金经理为了自己的收入和声望去博弈,拿投资者的钱冒险去做一些主题投资。基金经理和分析师的激励机制都是三到五年的滚动递延激励机制,这也从某种程度上鼓励投研团队寻求逆向投资机会,最终能从长期维度给投资者带来超额回报。
建立口碑需要耐心
证券时报记者:作为一家新设公募,富达基金在开拓中国市场的过程中如何树立口碑,赢得市场信任?
黄小薏:虽然我们在中国的基金行业还是一家新公司,但渠道对富达的品牌和理念还是挺认可的。当然,本土市场有自己的一套成熟的规则,想要打开局面,我们也面临一些难度,但相信富达会给市场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与客户的充分沟通是非常关键的。在一只新产品发行时,我们要向投资者展示产品有何特色,建仓策略是什么,怎么控制波动等等。这些关键信息都要透明地呈现给投资者,毕竟信息披露是基金行业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归根结底,基金管理人和投资者之间的信任是在一次次的互动中建立起来的,需要时间来检验是否知行合一。
证券时报记者:包括富达在内,几家新设外商独资公募品牌在国际资管市场上都有出色的声誉和历史业绩,这是否会给富达带来压力?
黄小薏:每件事情都有两面性,有光环自然就有压力。我们的压力其实来源于,如何将富达在海外市场取得的优异成绩在国内复制出来。这件事是需要时间的,我们自己要有耐心。坦白地说,在内资公募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的当下,外资机构想要在中国取得成绩并不容易,但我相信外资经验与本土市场融合这件事,本身就是很有意义的。如果富达真能探索出一条路来,不仅是我们的成功,对整个行业也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