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速读:民族品牌李宁大翻车!

来源:科技狐 2022-10-21 08:47:07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谁能想到一向以“民族品牌”示人的李宁,却因为“民族争议”翻车了呢?其实这场风波已经持续一段时间,只不过刚开始李宁比较头铁,迟迟没道歉,直到被骂上了热搜。事件起源还要从一款新品发布说起。9月21日,李宁官方微博发布“2022逐梦行机场大秀”秀场图。只不过其中一组衣服,这造型,这色彩搭配,越看越觉得有一股浓浓的“日系风”。随后,很多网友指出,这棉服设计怎么那么像当年的日本军服?颜色基本雷同,特别是那个帽子简直神还原,不就是“屁帘帽”的翻版吗?谁也没想到作为一个主打国潮文化的民族品牌,竟然犯这样的错误。于是,有网友调侃:“我把李宁当国货,李宁把我当大佐?”当然,也有一些李宁支持者站出来科普。说这帽子可不是日本专属,苏联的一些士兵也戴啊。而且帽子两边的布是用来防晒或者防蚊虫的,最早是法国人在非洲战场上发明的,没想到后来被日本人学走了。但因为那段历史过于惨痛了,再加上各种影视作品里“军帽垂布”的鬼子形象早就深入人心,国人看到自然会往不好的方面联想。那也不能全怪大家吧,要怪也要怪设计有问题。这件事发酵之后,本来以为李宁会马上道歉整改,毕竟涉及到民族情感,可马虎不得。但没想到品牌方却第一时间教育起消费者来。好啦,这下又成功把网友们气到了。刚开始,李宁官方账号一点动静没有,也没有把相关图片删除。反倒是一个名为“李宁电商总经理冯晔”的人发朋友圈阴阳怪气了一番,态度相当傲慢。他发布了几张“笠型盔”图片,并添加了标签,表明新品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服饰,并暗示消费者没文化。李宁集团执行董事李麒麟虽然只字未发,但却在微博放出一组图片,从古至今罗列出,带有“笠型盔”元素的形象。比如:雷锋,保尔柯察金,明代盔甲复原图等,意图已经很明显了。但对于这些解释,网友们并不买账,品牌不是第一时间反思自身问题,而是以“教育”为名,各种质疑消费者,暗讽网友们没文化。这操作也是没谁了,因此,李宁股价一度暴跌13%。此外,李宁服饰的执行总裁钱炜也被人扒了出来,居然是一名日籍华人。现在的名字叫做高坂武史,本来是一名中国人,去日本留学后放弃中国国籍,入了日籍。这个人还是挺厉害的,曾任优衣库全球执行董事、优衣库中国COO和韩国CEO。只不过他的背景,对于处于风口浪尖上的李宁来说,并不是锦上添花,反而雪上加霜了。眼看着舆论控制不住了,网友们越扒料越多,李宁终于选择低头道歉。毕竟股价还在一直在跌,已经跌出100多亿了,网友的骂声不算什么,真金白银的流血割肉谁能顶得住啊!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李宁大概是忘了自己是靠什么走到今天的。因为是体操王子李宁创立的,这个品牌从诞生之初就染上了一层民族色彩。2018年,“中国李宁”先后亮相纽约和巴黎时装周,凭借“国潮风”一战成名。从此,李宁便与“民族品牌”四个字深深绑定在一起,就连产品线和门店的logo,都从过去的LiNing,变成了“中国李宁”。2019年,品牌整体业绩增长200%,国潮红利被李宁吃得死死的。特别是去年,爆发了以HM为导火索引发的新疆棉事件,国人支持国货热情空前高涨。其中最大的受益者,莫属以“国潮”标榜的李宁,一时间刷爆了好评,市值暴涨超200亿港元,赚了个盆满钵满。而赚钱之后的李宁虽然风光无限,却频繁陷入各种“负面风波”,其中被消费者抱怨最多的就是:产品越来越难买,且越炒越贵。惹得不少网友纷纷吐槽:“从前没钱买李宁,现在没钱买李宁”。那是因为随着品牌越来越火,旗舰店里的热门产品经常断货。于是,在某些第三方平台,150多元的鞋子翻了多倍,涨至近千元。甚至有的热门球鞋被“炒鞋党炒”至近5万元,涨幅达31倍。其实,由此也可以看出李宁的火爆程度,以及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越来越强。凭借国潮打开市场后,李宁一路高歌猛进,很快拿下千亿市值,2021年,营收更是首次突破两百亿元。虽然已经开始大刀阔斧进军国际市场,但是目前主要营收还是在中国区,国外占比仅1.5%,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狐妹认为,既然赚中国人的钱,就不应该脱离中国消费者,更不应该做出伤害民族感情的事情。别以为做大做强了,就可以随地大小“爹”。希望各大品牌能从李宁这次公关危机中吸取教训。所有的公关灾难都是从教育消费者开始的,第一时间诚恳认错有那么难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试问,如果没有了国潮做营销,没有爱国情怀的支持,没有“中国”两个字,李宁还能走多远?参考资料:每日科技推送、维小维生素、21世纪商业评论编辑:茶茶欢迎观看我们视频号为你深度解读科技互联网圈

关键词: 第一时间 执行董事 本来以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