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关注:港乐:后天王年代,郭富城音乐的自我进化

来源:唐泪 2023-02-01 20:02:28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资料图】

2000年。

郭富城从谭咏麟手里接过TVB的最受欢迎男歌手奖杯。

这是他第三次夺得香港乐坛的歌手最高荣誉。

而从他上台的姿态。

可以看出他的久经历练与自信态度。

一场跨越十年的历练。

令他无论在心态、唱功、舞台表现还是自我认知上。

都已至巅峰。

继1998年豪夺乐坛三大男歌手顶级大奖和香港票房年冠过后。

郭富城在这一年同时推出两部商业大制作电影,也即《公元2000》和《雷霆战警》,也是当时已呈下滑态势的香港影坛罕事。

而天王年代结束,何去何从?

他并不算先知先觉的人。

此时虽然准备在影坛发力,但选片仍然是偏向纯粹的商业类型,也一如既往执着于自己的偶像身份,包括广告代言也同样如此。

他其实已经放下了乐坛竞逐的心态,在音乐而言,开始更加随心所欲。

但任何改变,都并不会一蹴而就。

在2001年,郭富城发行了一张EP、一张演唱会大碟、一张新曲加精选集以及两张粤语专辑,产量其实并不低,无论是快歌《无忌》和《埋伏》、《para para sakura》,还是难度非常的歌曲《红色小夜曲》与《跳舞大王》,质量都可堪一战。

但香港乐坛似乎已经急于将“天王年代”翻篇,在各大颁奖礼上,天王其实都更近“点缀”,所以张学友和郭富城也相继淡出,剩下刘德华一人继续流连。

在次年,郭富城遭遇了传媒的空前“暴击”。

他自任监制并放弃快歌优势,推出专辑《空手道》。

被某周刊写新闻,说天王郭富城的新专辑只卖出几千张,令华纳高层大为恼火,指该媒体职业操守有问题,要求对方道歉。

不过多年之后,可以反向观察当年事。

不管郭富城有没有放弃快歌优势,当年的唱片业其实已经开始衰落,而天王年代的巅峰十年已过,市场始终都会“一代新人换旧人”,或早或迟,天王也终将迎来销量低迷的现实,无非看在什么时间节点“撞上”而已。

而这样的传媒“暴击”,一方面虽令郭富城陷入“谷底王”的难堪舆论中,但另一方面,对他来讲又反而是一件好事,比如他正式开始考虑转战影坛,紧接着的举措是接拍电影《三岔口》,并与百事解除了长达八年的代言合约,意味着他主动放弃了维护已有十年之久的歌坛偶像形象。

从2002年开始,直到2010年发行最后一张专辑,虽然每年都有唱片面世,但伴随着他在电影事业上一路上行,推出新唱片频率开始越来越低,至多一年一张,并有演唱会和精选集夹杂其间。

当他不再刻意求变。

一个轻松而成熟的郭富城,即刻呈现眼前。

2003年8月,《In The Still Of The Night》推出。

这张专辑非常个性,质感极其突出。

坦白讲,这张专辑比诸一年之隔的《空手道》,在整体曲风、演绎和品质上,要跃进数个台阶。

无论快歌慢歌,从咬字、唱腔和尺度拿捏,都显得尤其精准,更重要的转变,是整张专辑的风格异常统一,这是他过去很多专辑所不具备的。

从舞台歌剧风格的《水手装与机关枪》、慢情歌《错爱的呼唤》和《砌你》、《微凉之后》,到致敬偶像的《MJ》、快歌《Shake It》,每首歌都堪强推。

而他在过去风格不统一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1990年开始,郭富城持续三年在娱乐圈“大热”。

他这种态势并不像某些歌手、演员那样囿于一域,而是“肆虐”于整个华语世界,从歌曲、舞蹈到发型和颜值,无一不热。

但自从1992年返回香港并火速“封王”之后,在粤语歌坛资历欠缺加之合约纷乱的郭富城,在奖项竞逐上始终要落后一步,即便自组工作室并转投华纳,也远不是有宝丽金为后盾的张学友和黎明的敌手,当然从现实来看,刘德华同样要在颁奖礼上落入下风。

所以自1993年从《狂野之城》开始转型以来,在唱功的求进、歌路的探索和尝试方面,郭富城可谓是整个乐坛最为“走火入魔”的那一位。

蜕变与进步当然显著,从《狂野之城》、《铁幕诱惑》到《纯真传说》、《备忘录》、《听风的歌》、《爱的呼唤》和《唱这歌》、《风里密码》,从锋芒渐露到无可匹敌,他的“求变”居功至伟。

但与之同时,带来了专辑风格的芜杂。

而且不单单体现在不同专辑中,即便同一张专辑,你也可以见到多种词曲风格迥异的歌曲。

比如《爱的呼唤》,主打歌温柔缱绻又澎湃无端,同时又有颓废唱腔的《有效日期》、魅惑的《复制灵魂》、励志昂扬的《战鼓》、绅士成熟的《心头好》以及苦情的《生日礼物》。

歌迷其实是应接不暇的。

另有一首歌曲,谭咏麟的《无言感激》。

在与《In The Still Of The Night》这张专辑几乎同期,郭富城翻唱了这首金曲。

其实在天王年代结束后,不少拥趸也逐渐降低了听歌的频率,比如这首翻唱作品,相信不少郭富城的拥趸都曾经错过,甚至有人迄今未有听过。

郭富城的“标签”,是偶像派和唱跳歌手,但如果听过这首歌,你可能会发现,其实郭富城最应该走的路线,是纯正的“港风”歌曲。

因为他唱腔非常细腻和干净、情感尤其丰沛,在唱功大成之后,咬字发声有力而穿透力强、演唱尺度掌控绝佳,也善用喉音推进情感的递进,高高低低、起起落落,且蜿蜒不绝。

这首歌的演绎令人叹服。

不夸张形容,可超越华语乐坛任何一个翻唱版本。

2004年8月,《城意三部曲》发行。

三首新歌加四十五首精品旧歌精选,从分量到诚意,确实都堪称无可挑剔。

如果有歌迷在这个时候“入坑”,可以被称作“很幸福”,因为这张专辑几乎涵盖了郭富城音乐生涯里的几乎所有精彩。

对老歌迷而言,这更是一场可以触碰灵魂的“歌路”。

从最早的《对你爱不完》、《我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到标志性唱跳经典《第四晚心情》、转型的《狂野之城》、《纯真传说》,从《渴望》、《天涯》到《分享爱》、《信鸽》和《等我回来》,几乎每一首选曲,都踩在乐迷的审美上,更多经典不尽列。

而最大的惊喜,则是新歌《野草》。

音色较此前更显醇厚和磁性,唱腔变得极有“分寸感”,整体感觉更为举重若轻,他已经不需要刻意去融入情绪,就可以轻易将词曲意境次第传达。

这首歌与前述那首翻唱的《无言感激》,皆是“百听不厌”之作。

咬字、转承、技巧、情绪乃及共鸣和层次感,无一不在巅峰之上,其水准绝对可与任何人、任何华语乐坛曲目争辉。

2005年12月,发行EP《Thematic》。

这张专辑,将郭富城的“后天王年代”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中有演唱会主题曲《飞》和谢幕曲《唱下去》,也有广告歌曲《亲爱的》、《I Am Aaron Kwok》和《我Buy》,还有电影主题曲《三岔口》。

而很好笑的是一个碟评,乐评人估计只听过郭富城的少数快歌,甚或还只是早期作品,时间都走到2005年了,还在评论说歌曲《亲爱的》“有郭富城标志性的奶声唱腔”,另有一句贬低之语,「他的音乐还是一副几十年不变的样子,也一样唱得不好。」

其实如果要较真,关于唱功的好坏,有起码九成的人说不出来。

纵览郭富城的歌曲,低音沉、高音稳且穿透力强,举个很简单的例子,1995年那首《强》,其中有一句「毋忘慈父那从前留下句子」,不要说普通乐迷,即便是专业歌手,也会有很多人声音会发飘,甚至跑调。

不过不必介怀,真正的好歌,是有缘者听之。

综合来讲,歌曲质素和可听度都很高,而这张专辑与之前的《In The Still Of The Night》不同,鉴于歌曲功用的差异性,就各有风格。

重点推荐《三岔口》和《唱下去》。

一场情深至死。

2006年,专辑《My Nation》问世。

若从1993年开始计算,郭富城在华纳公司一共待了十三年,也算得长情。

回溯去看,郭富城的天王路其实写满了“逆袭”两个字。

1992年返回香港,发行第一张粤语专辑,而在此时,以已发行的粤语专辑数量而论,张学友有十二张、刘德华有十一张、黎明有七张。

这中间的差距其实非常夸张,也会涉及业内与歌迷两个层面的影响,所以在初期,郭富城在奖项对比上就非常吃亏,更何况还有合约纠纷接踵而来。

而从1993年自组工作室并转投华纳开始,仅仅用了五年,郭富城就从底子浅薄的乐坛“初哥”,一跃而为炙手可热的巅峰王者,此前也曾谈到,到了1998年,甚至传出宝丽金唱片欲以八千万的价码从华纳唱片挖走郭富城的消息。

回到《My Nation》,这是郭富城转投大国文化唱片公司的第一张个人专辑。

以这个时候而论,郭富城的唱功几乎已经进无可进。

基本每一首歌,从咬字、气息、假声、颤音及共鸣、情感,几乎都已基于个人天赋而打磨到顶,所以考校的其实主要是词曲的质量,和歌手的理解与诠释。

他请来两位小天王,周杰伦炮制了《爱情》,林俊杰交出《孤单说你忘了我》。

而很显然,这两首歌也是整张专辑中最耀眼的存在。

难度极高,又极为动听。

时光到这里开始转向。

连庄影帝之后,郭富城开始全情投入了电影的世界。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开始感受到了某种压力,也正式萌生了真正的野心,所以收拾心情,全力转向了影坛发展。

入行二十周年的《永远爱不完》,是其音乐之旅的最后一张专辑,但其后仍有配合电影的《一直都在》、《我一直走》和《灰色星辰》。

颤音、共鸣与混音,皆臻于化境,无人可替。

一代天王传奇。

关键词: 狂野之城 无言感激 华语乐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