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观点:《狂飙》和20多年前的《黑冰》、《黑洞》、《征服》相比,到底强在哪儿?

来源:周到上海网 2023-02-14 22:44:06

本文转自:周到上海网

周末和几个哥们聚餐小酌,人还没齐、菜还没上前大家闲聊,有人就聊了一句“你们看最近那个连续剧《狂飙》了没?好看吗?你们觉得这片子比当年的《黑冰》、《黑洞》、《征服》相比,到底强在哪儿,怎么就火成这样了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是啊,从当年的“刘华强”到如今的“高启强”,强在哪儿。

去抖音或者微信短视频刷一下,10条以内,必有一条《狂飙》周边,甚至都不用10条,大概5、6条内就会有。这种情形,和2个月前阿根廷队在世界杯上夺冠,短视频创作随后就变成了“球王梅西”之红海,几乎没有区别。在热播的时候每天有话题上热搜这就不谈了,关键是从2月初播完大结局后至今两周,还是保持几乎每天都有一个梗或者一个关联话题上热搜的节奏,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甚至连中国男子网坛新星吴易昺前几天ATP巡回赛夺冠后,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写下“风浪越大,鱼越贵”的这句台词,这明显不是蹭热度,这是强强联手加热度。

为什么会火成这样,有人说,是现在好作品稀缺,难得有一两部故事讲得比较实在、演员演技在线的,受追捧也正常;也有人说,是现在智能社交媒体时代,各种“算法”的推送,早就像太监叠奏折那样,为皇上“选好”了先看哪个、后看哪个,多看哪个,少看哪个。那种“火”,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被流量裹挟、被信息轰炸的“火”。还有人说,如果按照《狂飙》这个标准,那当年的《黑冰》、《黑洞》、《征服》放到现在,也肯定火,而且不知道会火成啥样。只是《黑冰》首播的2002年、《黑洞》首播的2001年、《征服》首播的2003年,还仅仅是网络媒体都被称为“新媒体”的时代,报纸电视广播是媒介主体,手机还仅限于打电话发短信的功能,开放式的群聊一个问题,你还得花时间开电脑去论坛上发帖子建聊天室或QQ群。

智能时代的流量加持确实是一个答案,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任何一个社会事件,成为“现象”的背后,恐怕都有媒体及自媒体流量的推波助澜,流量的世界,水很深,一旦找到助燃剂,点起的火也会很热,这种“水深火热”既可控也不可控,这恐怕是流量时代最让人捉摸不透的地方。前几日同样是《狂飙》这部剧就被扒出有演员曾有涉毒史,弄得宣发一阵被动。雪球刚开始滚的时候,雪山觉得怎么都滚不出它的山脚,但雪球越滚越大甚至有一天滚成雪崩的时候,雪山也觉得自己很渺小很无力。

这两年,很多经得起时间推敲的作品或者其中的片段,得益于各种自媒体而经历“二次转播”,就好比大家看了《狂飙》会不自觉对比《黑冰》、《黑洞》、《征服》一样,其实,《黑冰》中王志文饰演的郭小鹏临刑前那段一直被奉为“台词教科书”的几千字独白画面就经常被人剪辑制作,《征服》中孙红雷饰演的刘华强的一些台词,比如“这瓜包熟吗?”、“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等,还被做成了各种动图,成为不少人微信聊天中的“语境替代品”。不知道20年后,我们这个时代,会用怎样的一种手段“二次加工”《狂飙》,更或者,《狂飙》在那个时候还会不会被人想起用来做加工。

除了流量之外,是否还有其它要素。应该是有的。我觉得,点燃流量的密钥或许是“共享情绪”,大家想什么你就表达什么,大家共鸣什么,你就主张什么,大家认可什么,你就推送什么。共享情绪,是网络世界中一种“网来网去”的共情,它让刷着手机的你感受那种“我情感着你的情感,你情绪着我的情绪”的真诚。

情绪上的站队,都会在流量上体现,甚至变现。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20多年前的《黑冰》等剧,或者现在的这部《狂飙》,都是在释放“共享情绪”上摸到了G点,剧中的人物,白的那个,浑身优点但也有弱点,黑的那个,没人性但又有点良心,加上各种剧情设计又让人处处看到生活中真实的影子,共情值就这样彻底拉满了。

几个中年男人的席前讨论最终没有得出任何结论,聊天的水准定格在“闲扯”。后来人到齐了,菜上来了,也就举杯了。点了一条鱼,味道真不错。

来源:周到上海作者:黄宇龙

关键词: 社交媒体 推波助澜 不可思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