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讯!当大胃王们倒下,“变味”的吃播行业该何去何从?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如今,“天空”的颜色正在慢慢改变。
(相关资料图)
8月14日有媒体报道,网络表演(直播)分会发文称,将进一步遏制目前弥漫的餐饮浪费现象。“各会员企业要进一步加强直播内容管理,坚决禁止直播中出现假吃、催吐、猎奇、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铺张浪费行为。”
此前,已有相关平台履行了类似的政策。12日晚,抖音、快手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网络上有吃播内容浪费粮食,或是以假吃,催吐等行为来博人眼球的行为,将一律关停直播,封禁账号。
镜头的曝光之下,主播们大口咀嚼的画面已经无法勾起人的食欲,反倒令人困惑。曾经走红的吃播行业,似乎逐渐“变味了”。
从真吃到真“吐”,吃播行业乱象频现
“吃播”这种行为,最早起源于韩、日两国。在韩国,吃播被称为“Mukbang”,这类直播吸引观众的一个原因就是“吃得香,饭量大”。在吃播的过程中,主播会一边吃着大量食物一边和粉丝聊天,以此令屏幕前的观众获得满足感。
在日本,“大胃王”文化则早已有之,东京电视台在1989年开始每年推出“元祖!大食い王決定戦”节目,其中曾出现过多位食量极大的胜利者。几公斤的炒面、数人份的蛋糕,乃至上百个寿司,对这些货真价实的大胃王来说都不足为惧。
这些人为何如此能吃?那是因为他们的胃真的很大。日本节目《目不转睛定点观测》曾统计过这些“大胃王”进餐前和进餐后的胃部影像,发现他们的胃可以膨胀到极为夸张的程度。
以著名美食主播木下佑香为例,她在吃下100个寿司后,胃的大小增加到了原先的66倍。另一位曾获“暴食女王”称号的大胃王决赛胜利者萌梓,在她吃饱后,膨胀的胃甚至会将肾脏挤至后背。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鼻祖”大胃王,吃播才会如此夺人眼球。但随着不少主打吃播的主播借此一炮走红,一些为了博取关注而“假吃假喝”的人也进入了吃播行业。
今年5月,B站某UP主因误操作发布了一则未剪辑的视频,在视频中,这名UP主一边吃下油条、煎饼,一边将其吐在旁边的碗里,旁边还有声音全程指导,令粉丝们极度反感。
在印度,蝗灾和洪涝灾害威胁着当地的粮食产量。以印度比哈尔邦为例,该邦洪灾已造成240万人口受灾,死亡人数达到35人。而在阿萨姆邦,有3000个村庄遭洪水淹没,受灾农作物面积达到24万公顷。有印度学者预计,今年印度粮食产量将减少30-50%。
中国在2019年粮食产量达到6.6亿吨,约占全球粮食总产量的24%。虽然中国粮食情况相较其他国家比较乐观,但在国内泛滥的无节制吃播现象令更多人有了危机意识。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禽、肉、水果、水产品等“大食物”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但我国大食物供应水平并不高,同时还易受各种外界因素干扰。“非洲猪瘟就是个典型例子,去年我国的猪肉产量下降了1000多万吨。”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也赞同这一观点,并表示中国人一定要有忧患意识。“粮食年年丰收,看起来挺不错,但是中国的粮食资源其实远远少于世界平均水平。”
“大胃王”倒下,吃播行业该去向何方?
“大胃王”式吃播被禁止,吃播行业的未来将走向何方呢?或许国内“吃播”鼻祖《舌尖上的中国》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国内第一档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纪录片,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高端美食纪录片”。和狼吞虎咽的“大胃王”式吃播不同的是,《舌尖上的中国》想传达给人们的最重要理念就是“慢食”。
“要以慢节奏去吃东西,去生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舌尖》第一季执行总导演任长箴表示。他还称,《舌尖》这部纪录片要展示的就是人与食物之间的故事,通过美食来看社会。
走向高端化、“慢食”化、精细化和故事化,似乎成为了当下吃播界的一条新路。
知名美食“作家”王刚就是走上这条路的人之一。在他的直播间,没有美颜滤镜和狼吞虎咽,只有无尽的细节——从教你如何挑选一只新鲜的土鸡、到怎样杀鸡、怎样给鸡去毛、制作时该选用什么样的调料……每一个细节都展现无遗。目前,王刚的粉丝数量在全网已超千万,播放量上亿,丝毫不逊于那些打着“大胃王”噱头的主播们。
被国外网友称为“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的李子柒,无疑是美食“故事化”的代表人物。她的每一道菜里,都有一个故事。以乡村的烟火气息为背景,偶尔的鸡鸣声和短促的几句交谈,李子柒不怎么说话,仅仅只是展示菜品从田间地头到饭桌上的每一个过程,却给观众带来了“一切尽在不言中”的美妙感。
李子柒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的品牌理念就是慢生活,慢传统。“现代都市人的压力很大,面临生存、家庭等不少问题。我在视频里展示出轻松美好的画面,是为了让观看者减少焦虑,带来一种平静舒适的感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