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一箱牛奶,网上卖25,线下卖5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来源:桑榆说ing 2022-12-07 16:58:55

我之前干社区团购的时候,我们老板就这么干过,一天开早会,他吩咐我们说:“你们去主推半价牛奶,我们争取年底把这片市场给搞下来!”

同事之间都很好奇,老板口中所说的半价牛奶到底是怎么来的,快下班时,老板似乎听见我们在议论他,特别是对于半价牛奶的怀疑,虽然作为员工只负责做事情,但如果参与售假,保不准有牢狱之灾。


(资料图)

于是老板就说出了实情,他的话很有意思,他说:“告诉你们也没什么问题,我上个月找到某某厂家,直接搞了一批200万的牛奶订单,现在这批牛奶就在某某路仓库,你们放心大胆去推,都是正品。”

我说老板这句话有意思,是因为里面有双重含义,第一,老板没有售假,员工可以放心去推,第二,即便员工知道有这么便宜的进货渠道,可动不动上百万的订单,一般员工有这个家底吗?要是有这个家底,也不会跑来上班了,对吧。

好了,言归正传,对于“半价牛奶”我还是知道一些的,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无非是以下几个原因:

1.网店直接对接厂家

在网络平台还没有兴起之前,我们买东西都在线下,只要稍微有些常识的朋友都知道,线下零售商也要去批发市场拿货,批发商又分大中小,小型批发商也是问上级拿货,最大的批发商就直接从厂家拿货。

假如某厂家的牛奶产品为20/箱,一级代理的售价为28/箱,二级代理的售价为36/箱,三级代理的售价为44/箱,零售商问三级代理商拿货后,卖给顾客50/箱。

从以上模拟数据可看出,零售价跟出厂价存在很大的利润空间,至于有人问,零售商拿过来44/箱,他卖46/箱不行吗?

行是行,但零售商存在巨大的租金成本、人工成本,所以售价方面,基本上都要高一些。

而网店就显得很简单了,有财力的老板可以直接找到厂家,从厂家到网店,中间没有批发商,而且网店的仓库成本很低,所以20元/箱的牛奶拿到手,完全可以卖22、25等等。

(注:以上数据仅为模拟)

网店直接问厂家拿货,其实有个弊端,因为很多品牌厂家都有最低订单额度,比如每次订单交易额不得少于100万等等。

这就使得很多财力不够的人被拒之门外,就像我们老板一样,当初直接打了200万过去。

2.线下商店成本提高,变相提高产品价格

其实现在很多实体店老板也很苦,他们也想卖低一点,就像我朋友,去年手机店的租金是15万/60平方,位置还不错,今年直接涨了5万,房东的意思是爱租就租,不租就搬。

我朋友没办法,只能续租,毕竟这块区域也做熟了,然而羊毛出在羊身上,他把多出的租金成本,转移到了“产品”身上。

可能修一次手机屏幕,平常只要100块,但是今年就涨到了120块,同样的道理,如今的实体店租金成本越来越高,如果还得请人工,按照我现在准一线城市的标准,一个售货员每月基本5500,不交社保不含住宿。

昂贵的租金及人工成本,使得很多商品的价格就变得“水涨船高”,所以一箱牛奶实体店卖50,其实并没有这么贵,只是成本提高了,商品价格自然就跟着提高了。

3.砸钱搞活动

别看现在都说“网店是趋势”,只有搞过网店的人才懂其中的苦,没流量没排名,开个网店压根就没生意。

网店排名越靠前,意味着自然流量就越多,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提升网店排名?

促销活动就是其中之一,很多网店老板疯狂砸墙,比如某老板是卖牛奶产品的,他在前期花100万采购一批牛奶,虽然成本价是30块/箱,但为了销量,为了提升店铺排名,他就卖25/箱。

亏钱卖在电商这一行是很常见的行为,至于网店能不能起来,那就是后话了,但没有砸钱的网店,是很难做起来的。

4.临近保质期

就牛奶产品而言,如果线下实体店卖50/箱,而网上只卖25/箱,价格整整相差一倍的情况还是挺少的。

但假如说某款牛奶产品快到保质期了,商家在打折甩卖还是有可能的,甚至为了脱手回笼资金,亏本卖也是常有的事。

5.囤货压力大,市场反响不尽人意

比如说某厂家新推出一款牛奶产品,我们暂且定为“A”,厂家觉得A产品一年内在中国内地的销量至少为500万箱,于是厂家就按照这个标准加大力度生产。

结果过了几个月发现A产品的市场一团糟,厂家立马停掉生产线,那些批发商、网店老板可就头疼了,他们本身就有囤货压力,再加上市场不好,所以同样存在为了回笼资金,亏本甩卖滞销产品的可能性。

6.低配、伪劣产品

其实很多做电商的朋友都知道有一种货是“电商专供”,这类产品其实就是只在网上销售,虽然外观包装品牌看起来跟实体店的一模一样,但配料方面的档次就会降低不少。

这种“低配版”产品多普遍存在于电子产品行业,牛奶行业暂时不敢断定,毕竟不是牛奶圈里的人。

其次还有一些伪劣产品,比如某商人去“碰瓷”某个知名牛奶品牌,可能是哪个字多了“一点”,可能是哪个字多了“一撇”,总之不仔细看,还以为二者是同一款牛奶产品,不过随着我国监管力度越来越大,这类情况很少发生,但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

个人愚见

其实很多品牌都有“价格保护”,这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说某款牛奶产品,厂家觉得市场零售价格必须在40~50元/箱之间,他就会跟批发商或者电商老板沟通,否则一款产品不断去拼低价,别说零售商,就是批发商跟厂家都会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

我记得特别清楚的一件事就是,当初我有个做旅游的发小,去跟某景区谈门票代理,人家景区里的人就很直接的说:“我们这个门票市场价格必须控制在160元左右,所以我这边不能给你很低的价格,最多就是130左右。”

所以总的来说,线下卖50元/箱的牛奶,线上只卖25,这种情况确确实实存在,但出现的次数很少。

——END——

关键词: 伪劣产品 这种情况 人工成本

相关新闻